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曹道巴特尔教授应邀为我院作学术讲座


  为进一步深化我院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华民族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拓展多民族语言文化融合与交流研究的视野,10月16日,我院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曹道巴特尔教授作题为《东北地区多民族语言文化共生的条件与因素》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蒙古学学院副院长乌吉斯古冷教授主持,学院师生代表30余人参加。

 

讲座现场

  讲座中,曹道巴特尔教授围绕东北地区多民族语言文化共生的形成机理,从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社会因素两个维度进行了系统阐释。他指出,东北地区地形地貌多样,平原、山地与草原交错分布,为农耕、渔猎与游牧等多元生产方式的共存奠定了地理基础;而多民族长期聚居、历史迁徙与经济往来的频繁互动,则为语言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曹道巴特尔教授

  巴特尔教授结合明清以来东北地区民族分布格局的历史演变,深入解析了“柳条边墙”政策对民族交往的影响,并提出了“辽—嫩—松文化板块”这一“大东北圈”理论构想,用以阐释东北地区蒙古语及周边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路径。他强调,探究东北地区多民族语言文化的共生机制,不仅有助于深化区域语言演变史研究,也对当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讲座现场

  整场讲座内容充实、逻辑严密,兼具学理性与创新性,为与会师生提供了全新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思路。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学术研究的思考维度,也为今后在民族语言文化研究领域的项目申报与课题规划提供了宝贵启示。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我院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拓展与科研创新,促进了有组织科研的深入实施,对提升我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图文:王宇南 一审:乌吉斯古冷 二审:阿拉坦格日乐 三审:孙永革